图片
2025大吉
NEW YEAR
图片
图片
图片
真正的功夫修炼,不仅需要外在的努力,更需要内在的领悟。只有将“求”与“悟”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功夫的至臻境界。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在勤奋努力的同时,更要注重内心的觉醒和领悟!
图片
关注武宗
学
天下武功
图片
图片
意派拳 无招无式拳·意随心转成
图片
图片
以武学打开世界·智者不匹夫 武者无懦夫
意拳是一代宗师王芗斋先生于20世纪40年代,以形意拳为基础,融合太极、八卦、少林等各派拳法的长处,博采众长、推陈出新而创立的一种新兴拳术,具有很强的实战作用。
意拳之所以能成为一种实战拳法,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其功法中包含一种特殊成分——意念假设(又称意念活动)。所谓意念假设,就是通过大脑神经的作用,构建出的一种假想境界或假想活动内容。将特定的意念假设与特定的功法形式紧密结合,就能达到强身健体、提升技击能力的效果。
说抽象的意念假设具有奇特作用,似乎显得荒唐离谱、令人难以相信,但事实上却常常让人不得不信。比如,某人脑部略有不适时,如果有人告诉他“可能长了脑瘤”,他的病情就会突然加重;之后经医生检查,发现根本没有脑瘤,只是普通的神经性头疼,他的身体又会迅速恢复。这种精神诱导对人体产生巨大影响的现象,在生活中并不少见。
精神作用既能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也能产生有利影响。意拳就是将精神诱导这种能无中生有、弄假成真的奇妙功能,正确运用到拳术之中,使练习者的身体发生内在变化,改善体质、恢复本能,逐步具备技击能力。
意拳的意念假设种类繁多,从部位上可分为局部和整体两类,从功用上可分为养生和技击两类。为了方便初学者理解,本文从养生和技击的角度,对意念假设及其作用进行介绍:
一、养生类意念假设
养生类意念假设主要应用于意拳的养生桩法以及部分试力和步法中。
(一)养生类整体意念假设
1. 水浴假设:想象自己站在齐胸深的温水中,水从四面八方缓缓地向身体冲来,身体随之自由摇摆。这一假设要重点体会水的浮力与阻力。
2. 淋浴假设:想象头顶上方有温水淋下,从头顶不断缓缓向下流淌,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被水流冲洗。这一假设重点体会水流在皮肤表面带来的轻盈、舒适感。
3. 蚁行假设:想象有无数只蚂蚁从头顶向足底方向,沿着身体各个部位爬行。这一假设重点体会皮肤表面那种从上到下的麻痒感。
4. 浮云假设:想象自己的身体浮在云端,脚下踩着柔软的云絮,身体倚靠在云朵上,整个人都埋在云层里。这一假设重点体会想象中腾云驾雾那种恍恍惚惚的感觉。
5. 悬挂假设:想象头顶上方垂下无数根细绳,绑住身体各个部位,将身体悬挂在空中,随风摇动。这一假设重点体会上悬与下沉的力量变化,以及身体无所依托的飘飘荡荡、忽忽悠悠的感觉。
6. 静观假设:想象自己站在一个异常优美的环境中,比如站在一片鲜嫩的草丛里,面对平静的湖面,波光粼粼,岸边绿柳成荫,柔软的柳条随风摆动,身前身后鸟语花香。这一假设重点体会那种心旷神怡、忘却自我的感觉。
7. 融化假设:想象自己被宇宙大气包裹着,渐渐被融化,自身不再存在,变成大气中的微小成分,逐渐达到“身如化境六神怡”的忘我境界。
8. 充盈假设:想象从自己身体内部源源不断地放出气体,这种气体逐渐充满房屋、充满一定的自然环境,最后充满整个宇宙;同时身体也在不断长大,变成顶天立地的巨人。
(二)养生类局部意念假设
1. 顶物假设:想象头上顶着一根鸡毛,既不能感到有压力,也不能让它倾斜掉落。这一假设的目的是保持身法端正和身体平衡。
2. 抱球假设:想象两臂之间环抱着一个气球,既不能松开让它掉落,也不能用力把它按瘪。这一假设重点体会气球对身体、手臂及手指的弹性反作用力。
3. 弹簧假设:想象自己的腋下、腿弯及脚掌下面装有弹簧,每动一下,全身都随之震颤。这一假设重点体会弹簧对身体的作用,以及身体借助弹簧发出的弹性力量。
4. 生根假设:想象自己的身体像大树一样矗立,两脚像树根一样向地层深处扎下。这一假设重点体会身体、两腿、脚掌与地面的关系,以及稳如泰山的感觉。
5. 依靠假设:想象自己的背部、臀部、小腿等部位都靠在柔软的东西上。这一假设重点体会全身轻松自如、没有丝毫负担的感觉。
6. 蹚泥假设:想象自己的两脚在齐踝深的稀泥中行走,虽然步履艰难,但仍坚持向前。这一假设重点体会稀泥对脚的阻力和对脚掌的吸力。
7. 搭扶假设:想象自己的两臂搭在栏杆上,或者双手扶在漂浮于水中的气球上。这一假设重点体会两臂轻松下按与臂下物体向上支撑的关系。
8. 踩棉假设:想象自己踩在松软的大棉花包上,并不时地让身体左右摇摆。这一假设重点体会脚下的柔软舒适,以及身体自由晃动时那种如醉如迷的感觉。
二、技击类意念假设
技击类意念假设主要应用于意拳的技击桩法、试力、步法、发力、推手、断手、单操手等功法中。
(一)技击类整体意念假设
1. 应敌假设:想象在自己周围三尺以外、七尺以内,有毒蛇猛兽不断袭来,或者有强敌随时进攻,自己不断做出各种自卫还击的反应。当然,这种反应只是意念活动,不能在动作中表现出来。这一假设可以锻炼身体的本能反应,加强整体动作的协调性,并能提高肌肉、骨骼的抗打击能力。
2. 抗击假设:想象四周有许多人手持刀、枪、棍、棒轮番向自己打来,身体各个部位不断做出各种反应来抵抗这些打击。这一假设可以锻炼身体各部位的灵敏性和抗重击能力。
3. 冲击假设:想象东、南、西、北各有一堵一人多高的矮墙将自己包围在中间,自己则轮番向四堵墙冲击,无论是用拳打、掌劈、身撞、脚踢,还是用肩靠、肘横、膝顶、胯挤,矮墙都能立刻土崩瓦解。这一假设可以锻炼实战中那种不可阻挡、“硬打硬进无遮拦”的精神状态和进击能力。
4. 闪击假设:想象自己周围有许多人手持砖头瓦块不断掷来,自己则闪展腾挪、从容躲避,并随时向敌方进击。这一假设可以锻炼步法的灵活性、身体的反应能力,以及在实战中避实就虚向敌方进击的能力。
(二)技击类局部意念假设
1. 矛盾假设:想象自己一只手是矛,另一只手是盾,当敌方向自己进击时,用盾迎击保护自己,同时用矛还击对方。这一假设可以锻炼两手之间的配合能力,以及保存自己、打击敌人的作战意识。
2. 牵挂假设:想象自己身体各部位之间被皮条牵拉着,比如两手之间、两手与颈部之间、两手与两脚之间、两脚腕之间、头顶与脚掌之间都有牵拉牵扯的关系。这一假设可以加强全身动作的整体性和身体的弹性力量。
3. 螺旋假设:想象自己在发力时,发力部位像木螺丝一样螺旋拧进。这一假设可以提高进击时力量的强度。
4. 穿透假设:想象自己在发力进击时,虽然发力部位落在敌方身体表面,但力量却能穿透对方身体,到达另一侧。这一假设可以提高力量的强度,使敌方因体内受到强烈震动而感到巨大威胁。
在意拳训练中,养生功法是技击功法的基础,因此养生类意念假设也成为技击类意念假设的基础。通过在功法中运用养生类意念假设,可以提高身体素质,为进行技击练习创造基本条件;而在功法中运用技击类意念假设,则可以进一步提高技击能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配资开户流程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