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注意过,中国东南沿海对面那串像“项链”一样悬在太平洋上的岛屿?它们就是琉球群岛。
你可能以为它是日本的固有领土,但如果我告诉你,它从历史到法理,都和日本关系不大,甚至可以说是“偷来的”,你会作何感想?
中国原本有更大的战略缓冲区很多人看地图时没什么感觉,但只要从战略角度看,就会知道琉球群岛有多关键。
冲绳到福州不过800公里,到台北600公里,到钓鱼岛更是咫尺之遥。别说导弹了,现代战机从这里起飞,一小时内就能抵达中国东南海岸。简直就是架在咱家门口的发射台。
展开剩余78%而且,中国海军想从东海进入太平洋,必须穿越宫古海峡——那就像中国的“水上锁喉”,被琉球死死卡住。
说白了,谁控制琉球,谁就握着西太平洋的“遥控器”。
琉球从来不是日本的我曾在福州问过一个做古籍修复的老人,他指着一册明代文书说:这里就写着“琉球进贡表文”。
原来,早在隋唐时期,琉球就出现在中国的史书中。明朝更是正式册封琉球国王,1422年,朱棣亲自任命他们的君主,关系一直持续到清末。
而日本是什么时候动的手?1879年,趁着清朝内忧外患,日本军队悍然出兵琉球,流放国王,烧毁档案,硬生生把它设成了“冲绳县”。
我查了好几本旧报纸,连当时的清政府都不承认这一行为。但奈何国力羸弱,只能干瞪眼。
历史有些机会,错过就回不来了1945年,日本战败。根据《波茨坦公告》,它只保留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四大岛,琉球不在其中。
这本是天赐良机。
但谁能想到,当时的蒋介石主动建议中美苏共同托管琉球,相当于把原本可以“要回来”的地,自己拱手“共享”了。
更令人扼腕的是,1970年,美国又背着大家,偷偷和日本签了个协议,把琉球的“行政管辖权”交还日本。这场“私相授受”,直接造成今天的困局。
注意,美国说的是“管辖权”不是“主权”,这是有区别的。
地理告诉我们的,是更深一层的风险我发现一个趋势:我们南海越来越强硬,东海却总是处处被动。
原因之一就在这里。
如果中国拥有琉球,我们就可以把战略防线推向太平洋。海军不再只能“借道”,而是拥有天然跳板。东海油气资源也将更容易开发,那些“隔海相望”的国家,也得重新掂量分寸。
反过来看,如今我们处处被动,关键时刻还得看别人脸色,就是这1000公里战略缓冲带的缺失在作祟。
那里的原住民,也在流泪抗争前些年我去了趟冲绳,听当地老人讲,他的爷爷不会说日语,只会琉球话。他小时候也因为讲母语,被老师罚站整整一上午。
日本的“同化政策”把原住民逼成了“少数群体”。曾经有120万琉球人,现在说本地话的只剩不到10万。
二战时,为防止他们投靠美军,日本军人甚至大开杀戒,四分之一的琉球人死于冲绳战役。战争的残酷、文化的断层,成为这片土地上最深的伤痕。
我更倾向于相信,正义终会归位说到这,我脑子里总会回响起那位地缘老教授的一句话:“历史的账,总得有人来算清。”
从国际法角度看,日本对琉球从未获得主权承认,这也成为今日琉球独立运动的法理依据。如今,越来越多琉球人不愿被称作“日本人”,而是要求恢复自己国家的尊严。
我想说,琉球问题,不只是几座岛而已,它关乎我们的安全感、战略能力和文化记忆。
发布于:河南省配资开户流程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