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旨在阻止北约东扩的战争,最终却将北约的炮口指向了俄罗斯的心脏。特朗普的直言不讳揭开了克里姆林宫一再宣扬的和平假象。他毫不留情地批评道:“普京抛给我们一堆空话,看似友好,实则毫无意义。”这一言论正中要害,揭示了俄罗斯数月来精心构建的“和平幻象”。在北约峰会上,乌克兰加入北约的进程被宣布为“不可逆转”,而俄罗斯一直以来坚守的“北约不东扩”安全要求也彻底崩塌。
当普京陷入乌克兰战场的泥潭,无论是进攻还是撤退都进退维谷之际,原本被俄罗斯视为战略后方的高加索地区三国却纷纷背离,波罗的海国家则加强了防御措施,甚至中亚五国也逐渐疏远了俄罗斯。这个曾令周边国家感到震颤的军事强国,如今正陷入自苏联解体以来最为严峻的战略孤立。
在北约峰会上,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穿着正式的西装,笑容满面地站在中央,而身后则是北约30个成员国的集体支持——乌克兰加入北约的进程已被明确宣布为“不可逆转”。这一决定彻底粉碎了俄罗斯多年来对“北约不东扩”作为核心安全诉求的幻想。北约秘书长吕特明确表态,乌克兰加入北约的进程“将不受俄乌和平协议的任何限制”。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上付出的巨大代价,最终却换来的是北约的直接逼近。
展开剩余81%与此同时,北约的军备竞赛也令莫斯科感到窒息。所有成员国一致同意将国防开支提升至各自GDP的5%。这意味着,未来北约的年度军费支出将突破2.15万亿美元,占全球军费总额的64%。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俄罗斯的军费支出占GDP的6.3%,财政支出的41%,几近极限。北约的军费开支是中俄两国总和的五倍,其目的显然是通过“钞能力”在长时间的消耗战中拖垮俄罗斯,重演苏联解体的剧本。
特朗普于7月10日宣布了新的军援政策:“美国提供武器,北约全额付款”。德国立刻响应,向美国购买“爱国者”导弹系统,并将其转交给乌克兰。美国也恢复了对乌克兰的155毫米炮弹和精确制导火箭弹的供应,为乌克兰提供了强有力的火力支援。
普京的第一个错误判断是过于信任特朗普。早在2月,俄罗斯曾与美国在沙特举行高级别会谈;到3月,普京还送给特朗普一幅肖像画,希望借此加深两国的外交关系。这些精心设计的外交攻势,最终被证明不过是单方面的幻想。
然而,当7月3日普京与特朗普通话时,普京坚持要求乌克兰接受俄罗斯吞并乌东四州的现实,这一立场直接让特朗普的幻想破灭,愤怒的他骂道:“普京满嘴胡扯,都是废话。”随后,美国恢复了对乌克兰的武器运输,特朗普更是毫不掩饰地表示:“普京没有善待人类,他杀了太多人。”
普京的第二个错误判断是高估了俄军的作战能力。2022年初,俄罗斯本应凭借其世界第二的军事力量进行一场快速的“闪电战”,然而这一战略最终沦为笑谈。尤其是在基辅郊外,俄军的协同作战能力几乎为零,一些空降兵甚至误认为自己正在参加演习,搞出了荒唐的事故。更致命的是,俄军的后勤体系全面崩溃,坦克因缺乏燃油而停滞不前,瓦格纳部队因补给不足发生了叛变。在被迫转为苏联式的“炮兵消耗战”时,俄军的老旧装备和腐败的后勤体系暴露无遗,在西方精准打击武器的面前毫无招架之力。
第三个错误判断是低估了乌克兰的韧性。三年来,美国对乌克兰的援助总额超过了1840亿美元,其中包括了“海玛斯”火箭炮、“豹2”坦克以及F-16战机等高端武器。2023年7月11日,特朗普政府又批准了价值3亿美元的新一批武器援助,其中包括“爱国者”导弹和中程火箭弹等重型装备。
普京的团队如今陷入了两难境地:继续加大军事压力可能引发美国更为强硬的回应;而若从强硬立场后撤,则可能被国内鹰派势力吞噬。前总统梅德韦杰夫已经公开表示:如果无法达成满足俄罗斯要求的和平协议,俄罗斯将继续战斗。
当俄军深陷乌克兰战场泥潭时,曾经的盟友高加索三国纷纷反叛。阿塞拜疆的安全部门摧毁了俄卫星通讯社的办公室,并对俄记者进行人身攻击,几乎公开羞辱俄罗斯;该国议会还宣布退出与俄罗斯的议员友好论坛。更为严重的是,亚美尼亚于2025年6月6日宣布脱离俄罗斯主导的集安组织,并在次日通过了没收俄罗斯公民财产的法案,暂停了俄罗斯驻亚的军事基地活动,导致俄在高加索的战略力量遭到重创。
波罗的海国家与波兰沿着965公里的边境线布设反步兵雷、反坦克雷及混凝土碉堡,建设了AI监控系统,公开表态要与俄罗斯对抗。三年前,俄罗斯可能完全无法想象这些国家会作出如此激烈的反应。
中亚五国也在加速“去俄罗斯化”。哈萨克斯坦将首都迁至阿斯塔纳,借此切割俄罗斯族群的影响力;同时,与英国签署了军事合作协议,逐渐摆脱了对俄罗斯的安全依赖。吉尔吉斯斯坦则限制了俄语的使用,从文化根基上剥离了俄罗斯的影响力。
普京所面临的困境恰如现代战争三条铁律所预示:
1. 全社会动员不足必然失败;
2. 战略目标摇摆不定必然混乱;
3. 敌我力量误判必然带来灾难。
俄军初期由于信息透明度不足,导致士兵和民众准备不足,而这种战略误判从一开始就埋下了败因。俄军口号的频繁变化也让前线部队无所适从,从“去军事化”到“保护顿巴斯独立”,再到“终结美国主导秩序”,俄罗斯频繁变动的战略方向使得其军队陷入了无目标、无方向的困境。
克里姆林宫在经济方面的错误判断也非常致命。最初,俄罗斯依靠能源武器来反制欧洲,但这一计划彻底破产。欧盟通过调整能源结构、增加能源储备成功抵御了俄罗斯的能源威胁,而俄罗斯则被迫转向中印两国的石油贸易来支撑其经济。若没有东方国家的持续贸易支持,俄罗斯的经济早已崩溃。
7月14日,特朗普将发表对俄罗斯的“重大声明”,美俄对抗进入了新的阶段。而普京手中的筹码却在急剧减少——俄国内鹰派呼吁放弃对美国的幻想,要求加大对战争的投入;然而,分析人士警告:“北约军备竞赛没有赢家。”
格鲁吉亚向乌克兰输送武器,阿塞拜疆公开侮辱俄罗斯记者,亚美尼亚没收俄公民财产——这些曾在俄罗斯庇护下生存的高加索国家,如今已完全背离昔日的保护者。波罗的海国家沿着边境布设智能地雷,哈萨克斯坦迁都切割俄罗斯族群的影响力,俄罗斯的地缘政治伤口正在迅速恶化。
北约峰会上,30国领导人在泽连斯基面前拍摄的合影成了历史性的讽刺。普京曾誓言:“给我20年,还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然而二十年过去,克里姆林宫的主人最终将自己的帝国推到了苏联解体后最危险的悬崖边缘。
发布于:天津市配资开户流程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